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交融互鉴,让科学教育成为苏州的城市现代化新名片
首页> 光明留学网> 推荐 > 正文

交融互鉴,让科学教育成为苏州的城市现代化新名片

来源:20230205《留学》杂志总第213期2023-04-18 15:12

    常言道:“苏常熟,天下足。”其中的“苏”便是苏州,苏州自古便是丰收富足,气候养人,风景宜人的地区。“黄稲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这是白居易在《正月三日闲行》中对苏州的喜爱。

    苏州,古称“姑苏”“东吴”,隶属于江苏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锚地。作为中国第一座世界遗产典范城市,苏州拥有9座古典园林和大运河苏州段2项世界文化遗产,昆曲、古琴、宋锦、碧螺春茶等7项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同样,苏州文脉绵延、底蕴深厚,孙武在穹窿山写下《孙子兵法》,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江南四大才子更是尽出于苏州。这座城自古不畏岸限,甚至可以说“开放”与“交融”,“温柔”和“勇敢”是苏州骨子里的基因一郑和七下西洋,鉴真六次东渡,让苏州自古就与世界各地渊源颇深。

    当时间转入近现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乘着国内开放和国际产业转移东风,苏州提出“从五湖四海走向五洲四洋”战略,确立外向型经济龙头地位。即使在疫情期间,苏州的经济也在坚韧前行。2022年12月,苏州市商务局就组织了赴法国、德国的经贸包机。此次包机也是自2020年疫情以来,中国首个赴法国、德国经贸团组包机。2023年1月26日,中共苏州市委更是将《中共苏州市委关于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作出引领示范的意见》,诠释了“四敢”要义的文件,作为2023年的1号文件发布。

    外商在苏州的不断集中,也激发了苏州的国际教育需求。而后疫情时代,适逢春晖由南向北洒向大地。透过中国教育战略,在科教兴国、现代化建设的大透镜中,我们走进春风吹绿的江南岸,看一看苏州的“两面绣”,读一读“苏式教育”。

    苏州处于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地带,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苏州”名片早早为世界所知,这使得苏州的经济文化发展扶摇直上。如今的苏州拥有中新、中日、中德、海峡两岸和苏州自贸片区等开放平台,苏州工业园区是江苏省唯一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

    外企涌入苏州,城市发展如火如荼,催生了苏州早期的国际教育需求,使得苏州在国内较早建立起了一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早在20多年前,苏州和加拿大维多利亚市就结成了友好城市,双方在教育方面达成了合作协议,苏州学子很早便有机会到世界联合学院加拿大分校就读。目前苏州有6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所台商子女学校,7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2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也包括西交利物浦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这两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世界联合学院(UWC)中国大陆唯一分支落户在苏州常熟。

    国际教育逐渐成为苏州教育的现代化新名片的同时,时代的挑战也如约而至。如何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如何融合传统人文与现代化教学?如何克服疫情的困难及其带来的转变?为了能够更好地解答这些问题,了解苏州的教育沿革,笔者与苏州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及苏州高新区教育局局长周剑进行了深入交流。

    教育不是“拿来主义”

    苏州要探索的是交融互鉴

    虽然外资在苏州经济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也是苏州“国际教育”的基石,但苏州的教育从不被动国际化、被迫国际化,也从未盲目国际化,“开放”与“传统”的交融自始至终都在这座城市的基因里。

    在传统文化上,“苏式教育”具有典型的江南特征,是吴文化在百姓生活中的统称,其包括苏式刺绣、苏工苏作、苏式园林等。近年来,随着对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思想为“苏式教育”注入鲜活的时代内涵。“苏式教育”下的“苏式教学”“苏式课堂”等实践不断推进,凝聚了苏州教育共同的价值内核,是苏州教育改革发展的巨大精神资源、思想资源。

    2012年,位于城东的苏州工业园区内,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而城市西侧,毗邻太湖的苏州高新区则是集团化办学起步较早,成果较好的一个区域。优质的国际化学校,如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成为苏州高新区教育多样化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科技城招商引资,高新区“开放,包容”理念的重要名片。

    苏州高新区教育局局长周剑介绍道:“引进高质量的民办教育机构对一些发展较慢的公办学校进行托管服务。同时苏州作为人口净流入大市,为保障随迁子女同城待遇,在公立学位不足以满足所有适龄孩子上学的情况下,高新区向一些民办学校购买学位,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现在集团化办学在高新区已经普及,在教育集团内部各个学校之间,形成师资共享,研训互动的有机统一。我们正进一步支持和规范高端民办教育的发展,帮扶师资相对较弱的民办学校(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增加其老师的培训,一方面提升了民办教学的基础线,另一方面也能让双方打破固有环境,出圈思考,交流互鉴。”

    金无足赤,五个“一心”

    以改革引领创新,以创新赢得发展。当前,苏州正在全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强市。周志芳局长用了5个“一心”作为概括:

    一心向党。做好党建工作,坚定不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加强大中小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和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

    一心强国。加强中小学科普和科学精神的培育,优化在苏州高校的布局规划和专业设置,时刻考虑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一心为民。以师生家长的“表情包”作为学校和教育局工作的风向标,以市域统筹的教育发展体系为牵引,优化公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引导和规范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一心育人。以“姑苏教育人才计划”为基础,以《苏州市关爱激励教师十条措施》为依托,引育结合、严管厚爱,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

    一心融合。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充分发扬苏州“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对外开放战略,以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核心,通过持续引入国际高端教育资源,高标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开展国际人文交流等方式多点发力,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教育是“柔性引才”

    也要留住人才

    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标志着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十年间,创新驱动被纳入苏州发展规划,苏州从以制造业为主的“世界工厂”向以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创新高地”转型。重视高科技产业发展以及引进高科技人才,而丰富多元的高质量教育是培养人术留住人才的重要举措,这就更促生了苏州高品质国际教育的长足发展。

    《苏州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全纳、公平、优质、适切”的教育现代化苏州形态,探索“苏式教育”品牌建设,为苏式教育指出发展方向。《苏州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再次明确,到2025年,建设成为“苏式教育”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的现代教育强市,努力擘画苏式教育的新时代新图景。

    在高新区最核心的区域,有一副巨大的广告牌,写着中央政治局在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的会议上提出的口号:“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区教育局的规划中,高新区一直努力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示范区。区教育局局长周剑向笔者介绍道:“在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职业晋升等多方面,我们早早地下了功夫去研究。对不同性质学校的老师,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我们一视同仁。”说到这里,周剑局长给出了一个例子,“为了应对快速增长的教师需求,我们探索采用了’教育专项编制’制度改革。在职期间,教育专项编老师的薪酬待遇与事业编老师一模一样,只是社保缴存通道不同,在未来退休的时候,养老金也会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差异范围”。

    疫情中的初心与坚守

    三年的疫情带来了巨大困难,同时也是苏州教育的试金石。其中,苏州和新加坡教育交流跨越了疫情,维系了近百对友好学校。

    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中,苏州是著名的“丝绸之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承办一系列国际性会议活动,2018年承办首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和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总书记亲致贺信。如前文所述,教育与发展密不可分,中新合作工业园区的建设也拉开了苏州-新加坡中小学校长教育论坛的序幕。

    2006年至2020年,两地成功举办了共15届中小学校长教育研讨会。2021年,眼看线下交流因为疫情无法实现,苏州积极地联络了新加坡教育部学校司,双方的教育同仁不知疲倦,不断地在云端商议。跨国在线交流不仅有着网络延迟、音画不同步、收音模糊等软硬件障碍,还因为在线交流极易成为大会议模式,难以形成灵活的点对点研讨。两地克服了这些障碍,连续两年在线上举办了第十六届、第十七届教育论坛,为中新教育合作接续传承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2022年,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苏州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苏州市建设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实施方案》《苏州市关爱激励教师十条措施》等重磅文件。周志芳局长告诉笔者:“2022年,我们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做了很多规划性的方案,这些方案不光是应对疫情,更是为了管长远、管根本的战略性改革做准备。方案要求很高,但我是很有信心的,因为我和我的同事们,还有苏州的广大教职员工们,我们一同度过了疫情,我看到了他们的专业与坚韧,他们是我的定心丸。”

    面对疫情期间的教学任务,苏州广大教师化身主播,在线上一遍遍叮嘱辅导,与线下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他们付出更多艰辛。这场“守护”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温暖”与“被温暖”的传递接力,尽显“苏州教育品格”的本真。对此周志芳局长感慨道:

    “现在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我们几乎是每天守着手机与每所学校保持着高强度的联动,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应急和调控。”说到教师,周志芳局长谈道:“在和学校的沟通中我们也了解到,持续的线上教学对教师来说压力只增不减。老师必须更加细心地观察学生,并保持好与各个家庭的沟通。无法与学生在一起,无法及时感受学生的学习状态,老师们也会焦虑,这也要求老师们需要时刻调整心态。特别是各校高三教职员工,为了高三学生的学业梦想,克服困难以校为家,全天候陪伴学生,全力保障高三封闭教学和生活,老师们相互鼓励,付出了何其多艰辛。有他们在,苏州教育未来可期。”(文_齐浩凯 编辑_刘煜 设计_李阳)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中国节】春节微短剧《除夕闯进我家门》预告片来啦~

  • 网络中国节短视频征集活动启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加载更多